本会总會長拿督黃漢良致詞時指出,隨著全球經貿發展已移向亞洲國家,中國-東盟自貿區今年貿易額達致4千億美元,東盟國家在資源及技術方面更須與發展迅速的中國配合,以達致互助互補的作用。

他說,透過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合作模式,中國與各成員國建立頻密的貿易關係,也促使各國資源的分享及技術的合作。

“中國在未來10年依然強勢發展,而各東盟成員国可以就中國對於資源的高額需求進行雙邊合作,把國家的貿易及品牌,推向更高或國際的水平。”

黄汉良在回答随团中国记者的询问时表示,目前,大马企业在中国经商所面对的困难与挑战可谓是越来越严峻。

“中国拥有丰富资源、人才济济,再加上近年中国人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因此,今天大马人要到中国投资可谓是难上加难了!毕竟,我们的资金不比中国人多。在这情形下我们必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除非是大集团,否则,一般生意人确实不容易在中国闯天下;此外,大马银行要到中国开设分行也不容易,因为中国仍未全面开放金融系统。”

他赞扬中国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做了贡献与牺牲,特别是开放中国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尽管,与东盟国家之双边贸易,中国一直处于逆差地位,但中国并没要求贸易平衡。

黄汉良:马中合作彼此得利

对于记者的提问:有一种说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对马来西亚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您对此有什么看法?有什么方法解决当中的挑战与困难吗?

黄汉良回答说:有句俗语说:当我们打不过敌人时就与他配合吧!

“我以个人的行业故事跟大家分享,我曾领导大马布匹百货制衣总商会12年。1997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对香港制衣厂商甚为吸引,生产线都蜂湧移往中国,逐渐地也影响马来西亚制衣厂的发展。”

“当时,我们自知在时装生产方面,确实无法跟中国竞争,所以我们选择跟中国厂家配合,我们提供设计图,对方负责生产;从潮流时装到传统马来服装,中国厂家都能达到我们的要求,结果,大马时装业者也从中赚了不少钱,可见,合作对彼此都有利。”

他说,中国厂家所具备的优势是原料丰富、工人技术纯熟、价格便宜,不到一个月就能交货,且灵活处理合作条件,经常把国际生意当国内生意做,在货品卖钱后才收账,给大马商家提供了不少方便。

但,随着今天中国人生活水平提升、工资提高、通货膨胀,未来,我们只能走高档或品牌时装路线,一般的时装生必需转移到缅甸、柬埔寨等地生产才比较划算。

“这情况跟过去相似。当年,大马制衣厂共有2千多间,后因不能与中国竞争,被迫转型做贸易生意,它们当中逾90%至今仍能生存下来,不过,时至今日,它们又得改变了。”

陈凯希:中国关照东盟国家 

陈凯希表示,去年,马中双边贸易额突破948亿美元,更重要的是,在948亿的数额背后,存在着大马对中国的200亿美元顺差。但,由始至终中国都未曾向大马施压要求必须从中国进口一定的产品以使外汇平衡。

这就足以证明中国对大马甚至是整个东盟国家的关怀与支持 ,中国俨如“老大哥”般给予东盟国家的照顾,让彼此建立密切的友好关系。

林玉唐:中资大企业稳站一席位 

林玉唐表示,目前来马投资的中资企业已越来越多,而且都是以大企业为主,其中,来马的中资建筑企业所进行的都属大项目,不但施工质量高,速度进展快速,且价格具有竞争力,因此,他们很快就能在大马稳站一席位。

当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大项目计有:中国水电(马来西亚)有限公司所承建的巴贡水电站和槟城第二大桥(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与马来西亚联合工程公司(UEM)联合承建)。 

杨天培:中资来马投资就地取材 

杨天培建议说,中国企业来马投资可选择就地取材的一些行业如橡胶相关的行业,生产成本必然比较低,占尽种种优势。

“大马天然胶丰富,中国人可来马投资生产工业轮胎,不但可供应中国市场,同时也可销往世界各地;另,在马中关丹产业园区也可采用当地的石油,结合中国的技术,生产石化产品。”

此接待会的出席者包括中国驻马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康伊明秘书及凌霄;马中经贸总商会终身荣誉会长陈凯希、拿督杨天培;荣誉会长丹斯里拿督斯里林玉唐;副总会长丁锦清、宋兆棠硕士、刘俊光;秘书长林恒毅;副秘书长李志贤;总财政拿督黄锡琦;中央理事张联兴、盧国祥、丁扬岗、李素桦律师、杨子威、李国源硕士,及奥士卡国际金融投资顾问集团投资部商业开发经理张彬。

Leave A Comment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